所謂的教育

“《富爸爸窮爸爸》一系列書籍的作者羅伯特·清崎說過這樣一段話:「學校體系實際上是在教導人們做個窮人,學校永遠不會教你關於錢的問題,學校是教你如何做一個打工的人,或者是醫生、律師、專家,但是從來不談錢。」”


“19歲打進東京奧運桌球四強的林昀儒,20歲成為2021中職味全龍新秀的陳思仲,18歲擔任東京奧運女子競技體操代表的丁華恬,15歲入選溜冰國家代表隊的吳若瑄,還有16歲成為職業高爾夫選手的吳佳晏,12歲入選2021年亞洲盃花式滑冰錦標賽代表隊的蔡玉鳳……這幾個人之間有什麼共通之處呢?答案是:他們都不是讀學校體育班,而是申請在家自學的頂尖運動選手。”

看了上述兩個陳述之後,我想請您也先用兩分鐘來思考關於學校教育這件事,今天想來探討一下所謂的“教育”這件事,這兩段話之所以特別抓住我的視線,因為,我們也正在為著明年要上小學的孩子找尋合適的教育模式,到底要進入體制內,還是要走一條不一樣的路!

我跟我太太都是碩士畢業,我在台灣取得MBA,我太太在大陸所謂的“一本”(211全國重點大學)取得法學碩士,不是要說我們兩個多厲害,而是,我們都認為我們深受這種體制內教育的荼毒,不論在哪裡,而我們兩人後來都不誤正業的一起走到創業這條路,做著跟我們所學幾乎一點關係都沒有的事業,而且對於這種追求標準答案的制式教育尤其升學主義更是存有疑慮。

因此,我們一直再思索著如果可以重新來過,而且尚年幼的我們可以自己選擇,那我們想要接受什麼教育?


真的,仔細觀察那些在學校裡課業相對不好,想法多且懂得挑戰自己同時也挑戰體系的,日後的出路會比較廣,也比較有機會成為創業家,而這不應該是我們更需要渴望培養的人才嗎?

在大陸:「逃離了北上廣,逃到了偏遠地區,逃不掉的學區制度、以及學區房!」

在台灣履聽人言:「你希望你的孩子是放牛班裡有自己的想法,“正常”的小孩,還是一個乖乖聽話,畢業後如同一個流水線量產的樣板小孩!」


多說一句,我還記得當時準備考研究所時,一個老師語重心長地說:「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,其實就算考上台大MBA,三五年後跟文化大學MBA,其實沒有太大差異,十年後更不要說,差異就是剛畢業工作的薪資可能有落差而言。」


如果體制內就是如此,那麼體制外的,或者自學如何?


這是我們目前在小朋友準備下小學這個十字路口上的抉擇。


我們不期望孩子是一個平均值,什麼都平平的,而是允許在某些領域優秀,某些領域可能只要知道就好,無需過度專研,現在網路如此發達,有些知識想要學習,機會多得是,懂得從哪裡去找答案即可,不用占有大腦空間,也不用耗掉讓自己學以專精的時間,運用知識,取用知識才是正確觀念,相對的,如同奧運金牌得主這種在某個領域上優秀的人才,才更有好好生存、出人頭地的機會。


沒有批評體制的意思,而是希望有更多、更好的可能性思考,跳脫框架,更大視野的規劃,畢竟孩子成才固然重要,但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溫度感、更有愛且樂於接受各種挑戰的人生,我想才更有機會真正是一個有用、對社會有點貢獻,具備有機會成為一個領袖的特質吧。

跟好朋友分享: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